近年来,西宁市城西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优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由各职能部门“单兵作战”向一个中心“融合发力”,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法治根基持续巩固,推动矛盾纠纷快速发现、快速解决,在高效便民、法律服务、数字赋能、多元解纷等方面,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做法,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具有城西特色的法治智慧。
“小区暖气不热,我才不交物业费呢!”去年10月,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接到一起物业合同纠纷案。因业主李某长期拖欠暖气费,物业公司索要无果,遂将李某诉至城西区人民法院亚星游戏全站。法院立案庭收到物业公司起诉材料后,发现此案事实清楚、涉案金额不大,经征得物业公司同意,随即将案件转至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委托其对该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了解到事情原委后,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织双方当事人到调解室,经工作人员耐心劝导,最终物业公司与李某达成和解,此次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问题得以快速解决,一方面离不开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高效、便捷的机制;另一方面,得益于城西区人民法院扎实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对适合委托调解的简单矛盾纠纷,及时委托给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最大限度简化工作程序,减轻群众诉累,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诉前化解取得积极成效。
据工作人员介绍,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由整合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劳动纠纷调解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7大中心资源建成,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集中办公。
“同时,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与城西区人民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坚持调解优先,引导当事人首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对于不适于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采取仲裁、行政复议等其他非诉讼方式解决。目前,城西区共有475名人民调解员,覆盖辖区所有村(社区)。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8%。”工作人员介绍。
“自去年5月与城西区人民法院签订诉调机制后,先后委派1354件诉前调解纠纷(其中去年1122件、今年232件),截至今年3月中旬,已调解法院委派的诉前案件862件(其中去年611件、今年251件)。”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常驻法官杨仿洁说。
前不久,一名前来办理业务的王女士想了解一些房屋租赁期间产生纠纷的法律问题,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她在“法律服务咨询机”上申请房屋租赁智能法律咨询,根据提示回答完问题,很快获得一份详细全面的法律意见指南。王女士说:“只花几分钟时间,能清楚看到应对的措施和注意事项,有了这个智能机,非常方便快捷。”
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配备的“法律服务咨询机”“法律服务查询机”和“城西矛调小助手”等设备,全方位提供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等智能导引和自助办理。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法律服务查询机”可查询我国现行所有法律法规,同时,可下载打印群众生产生活中常用的13类100多种制式合同模板。”工作人员介绍,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数据平台、矛盾纠纷随手报实体化运行,群众可利用微信扫码‘矛盾纠纷随手报’小程序就地上报矛盾纠纷、数据平台实时将信息推送给附近的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接单后赶往现场进行处置,如果无人接单,平台会呼叫指挥中心介入处置,主动向事发地点附近的人民调解员派单,实现快捷高效处置。”
此外,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采用“实体化运作+网络智慧调解”双轨运行模式,线上线下互通、中心内外互联,构建以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分层递进式的网络系统,实现当事人在时间、空间上的跨越。
便民服务不仅于此,远程人工手语翻译政务服务让特殊群众“听”得见。听障人员马先生通过手语翻译平台向调解员咨询了其遇到的经济纠纷亚星游戏综合。屏幕前,马先生打着手语。屏幕上,手语在线为听障人士和窗口工作人员提供实时解说。一场无声的沟通正在进行……
调解员详细询问了马先生产生纠纷的过程,并查看了马先生手机上的微信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等证据后,建议马先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事后,马先生表示,此前由于语言障碍,自己无法找专业人员咨询,现在通过手语翻译平台可以与调解员自由沟通,解决了疑虑和困惑,了解了合法的维权方式和途径。
“手语翻译平台的使用极大促进听力障碍残疾人平等共享公共服务,有效解决了听障人士的沟通障碍,为他们更好融入社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便利条件。”工作人员说。
截至目前,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启用手语翻译平台,帮助听障人士化解矛盾纠纷4次,为听障人士依法自主维权打通数字赋能新路径。
为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采用线上、线下动态联动协作机制,凝聚公、检、法、司等多方力量,确保、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得到更实的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还打造出“政法五老”、玉华调解室等品牌调解室,“三官一律”联络办公室等民情接触室,从退休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行政人员和律师中择优选聘,组建调解队伍,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调解工作,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在提升中心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的同时,对调解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严防矛盾纠纷激化为个人极端事件、“民转刑”命案和群体性事件。
另外,为更好缓解来访群众情绪,促使调解工作顺利开展,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结合色彩心理学打造心理疏导室,配备2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确保纠纷化解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做好矛盾调解工作,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调解不缺位”,做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城西区特色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为助力平安青海建设贡献西区力量。